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燕恒正网
位于湖南省邵阳市的湖南台劲数控机械有限公司,大门口一个醒目的二维码引起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的注意。这是2024年邵阳市全面实施涉企行政检查“扫码入企”的成果,执法人员到企业逢进必扫。涉企执法“无事不扰”,是邵阳市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
“扫码入企”“高效办成一件事”“送解优服务码”“政法巡回服务专家团”“企业家接待日”“政银企对接会”……邵阳市通过打造更触手可及的政务环境、更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更便捷高效的贸易环境,让企业和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营商环境好不好,数据最有说服力。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邵阳市从2022年第7名提升至2023年第5名、2024年第3名,排名实现“三连跳”。
“简单粗放靠区位、拼资源、给优惠的发展方式,一定会在区域竞争的‘擂台赛’中败下阵来。”邵阳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葛亮说,邵阳作为欠发达地区,想在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实现跨越赶超,必须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让服务更触手可及
落户邵东市生态产业园初期,湖南亮国科技有限公司见证了“邵阳速度”。邵东市委、市政府靠前服务,深度参与征地协调、施工保障等环节,为项目投产按下“加速键”。“我们租两层办公楼临时办公,签了3年租期,而新厂区8个月便建成了。”公司副总经理邓伯祥说。
政务服务提速,源自“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纵深推进。2024年以来,邵阳市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已推出三批次“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2025年,建设项目开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等9项“一件事”已上线运行。截至9月中旬,三批次“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件量19.8万件。
打造营商环境“软实力”,除了政务服务提速,还需打通政企沟通“快车道”、摸准企业发展“需求脉”。
邵阳市创新推出“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的送解优“服务码”,市县两级政策和营商诉求“一码直达”,实现“不见面即见效”。截至目前,送解优“服务码”点击量超6.4万次,平台共受理企业诉求217件,已办结191件、阶段性办结24件、正在推进处理2件。
摸清企业诉求恒正网,化身企业发展“服务员”。邵阳市主动送政策上门、破解难题、优化服务,用务实行动为企业发展“加速赋能”。
专注再生塑料回收处理的湖南众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曾被资金压力所困扰。“下游企业通常半月或一个月结算货款,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营等成本需要自行垫付,资金周转很吃力。”公司总经理陈新兵说。
得知这一情况后,邵阳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精准发力,为该企业及产业链下游符合条件的特色轻工企业提供综合性融资担保授信服务,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
邵阳市营商环境事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红彬说,邵阳市以小切口、可感知的政策举措,精准获取企业需求,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让政务服务更高效、更贴心。
让竞争更公平有序
邵阳阳光发品有限公司是邵阳市特色轻工产业链上的领军企业,因依法规范经营意识不强,在处理劳动用工方面存在短板。2024年8月,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吴青山率“政法巡回服务专家团”第二分队来到企业,帮助企业化解风险。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邵阳政法机关组建“政法巡回服务专家团”,对接服务全市各大产业集群(产业链),开展法律风险防范与评估、司法答疑解惑等政法服务。今年以来,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000余次,完成企业内部腐败追赃挽损共927.49万元。
“部分企业法律意识薄弱、对相关法规不熟悉,容易产生税务、劳资、产权等纠纷。”邵阳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科科长李燕说,今年政法巡回服务走进园区、企业、商(协)会、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通过驻点、巡回、直通等服务机制,全面提高政法服务覆盖面和惠及率。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既要为企业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架起健康发展“防护网”,也要加强监管,划出诚实守信“边界线”。
邵阳市全力清理拖欠账款,开展“新官理旧账”专项治理行动,解决合同不履约、政策不兑现、账款支付不到位等问题。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中,加大欠款投诉线索办理,投诉欠款办理工作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市州第1位。邵阳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志红说,一系列实招硬招促进了资金周转,化解了企业“欠农民工工资、欠税、欠缴土地出让金”等连锁问题。
强监管的同时,需平衡执法力度与温度,“免罚清单”便是鲜活实践。2024年9月,邵阳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因不知情而侵犯注册商标,根据邵阳市市场监管领域危害后果轻微违法行为首错免罚清单,给予免于罚款的处理。
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监管科科长陈胤君说,“免罚清单”通过教育、限期改正、约谈等方式引导企业合规,让企业感受柔性执法的尺度与温度,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让贸易更便捷高效
位于邵东市的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多条生产线有序运行,日产打火机1300万只。作为全国打火机生产龙头企业,东亿电气95%的产品出口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
外贸是邵东开放型经济的优势所在。近年来,邵阳市推出系列举措,通过“一对一”精准摸排、“零距离”政策辅导、“全天候”高效畅通等方式,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助推外贸企业逆势发展。
组建跨部门“惠企专班”,“地毯式”摸排需求。邵阳海关摸排了全市198家白名单、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精准识别企业政策盲区、申报疑点和实操短板。例如,针对原产地新政发布后企业响应滞后的问题,邵阳海关编制《邵阳出口东盟国家主要产品原产地享惠手册》,覆盖商品761种,占邵阳出口东盟国家产品货值85%以上,帮助企业享受最大幅度的关税减免。
企业需求在哪,服务就往哪去。邵阳海关业务办理模式转变为“线上为主、自助为辅、大厅兜底”,全面推广无纸化备案、“智能审单”模式,实现90%以上税政事项全程网办。
“我们出口量大、报单多,网上申报让手续更简、程序减半,大大节约了通关成本。”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家宝说,邵阳海关正在帮助企业冲刺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通过后通关与成本效益将大幅改善。
1~7月,邵阳辖区企业办理原产地证明(证书、声明)份数为2510份,同比增长18.2%,货值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可在进口国享受关税减让800万美元。邵阳通过打通RCEP原产地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全市贸易伙伴进一步拓展,有进出口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185个。■
98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